- 个人主页
- MSN
-
- 记录
- 3
- 贡献
- 0
- 好友
- 18
- 日志
- 0
- 相册
- 2
- 分享
- 0
- 主题
- 292
- 精华
- 0
- 性别
- 保密
- UID
- 3578
- 阅读权限
- 40
- 威望
- 9
- 金钱
- 247
- 破坏度
- 0
- 帖子
- 3684
- 积分
- 2107
- 在线时间
- 124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6-16
- 最后登录
- 2024-9-22
   
 升级   55.35% - UID
- 3578
- 阅读权限
- 40
- 金钱
- 247 充值
- 帖子
- 3684
- 积分
- 2107
|
本帖最后由 枫华 于 2011-6-18 17:43 编辑
![]()
◎譯 名 春光乍洩
◎片 名 Happy Together
◎年 代 1997
◎國 家 中國
◎類 別 喜劇/劇情/愛情
◎語 言 粵語
◎IMDB評分 7.5/10 6,317 votes
◎IMDB鏈接
◎文件格式 X264 + DTS
◎視頻尺寸 1024 x 552
◎文件大小 1.37 GiB
◎片 長 96 mins
◎導 演 王家衛 Kar Wai Wong
◎主 演 梁朝偉 Tony Leung Chiu Wai ... Lai Yiu-fai
張國榮 Leslie Cheung ... Ho Po-wing
張震 Chen Chang ... Chang
◎簡 介
黎耀輝(梁朝偉)與何寶榮(張國榮)是一對同性戀人,兩人同往阿根廷遊玩。他們從地攤上買回一盞舊檯燈,燈罩上的那條瀑布令兩人心馳神往,於是相約一起去尋找。好景不長,兩人發生爭執進而分手,榮丟下一句「讓我們從頭開始」,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輝在小酒館做侍者,而榮則夤夜不歸勾搭洋人同志。其實兩人的心中仍舊彼此牽掛。某夜,渾身是傷的榮找到輝的住處,他為了偷手錶送給輝而被暴打。雙手受傷的榮無法自理,只得留在輝的住所。於是輝每日為榮做飯、療傷,悉心照料之下,兩人得以重修舊好。傷癒後的榮又經常夜出,輝懷疑他另有新歡。爭吵之後,榮離家而去,從此再也沒有與輝見面。輝去一家餐館當廚師,結識了周遊世界的張宛(張震)。輝對宛漸生情意,孰料宛卻突然要去美洲的最南端雲遊,分手之時,兩人緊緊擁抱。
輝的生活失去了方向,迷茫之下他又想起那句話:「讓我們從頭開始」。輝於是買車去尋找那條本應是榮與他共游的瀑布。大瀑布下,輝倍感孤單,決定返回香港。途中他繞道去了台北張宛的家,在那裡他有所領悟,要開開心心地在外流浪,就要有一個地方可以回去。
◎簡 評
布宜諾斯艾利斯。探戈吧門外,梁朝偉與老情人張國榮重逢。兩人度過一段共同的日子,又告分離,沒能實現結伴同游大瀑布的計劃。另一位流落阿根廷的台灣青年張震來到美洲最南端的「世界盡頭」,許願將「不開心」留在那裡。梁朝偉獨自遊覽了瀑布之後經 台北返回香港。
那支歌叫做「Cucurrucucu Paloma」,高低盤旋,像歌中吟唱的鴿子,憂傷地俯視著藍色的瀑布。淪落天涯,都為這無盡的藍。兩個浪子曾經見過它的影 像——在燈罩上,波濤傾瀉,鏡花水月般,美得不可思議。「到過瀑布就回香港,」他們出發了,為了回家而遠行。他們迷失了,不知道自己去了什麼地方,只覺得在一起的日子過得好悶。 梁朝偉無法抵擋張國榮那「極具殺傷力」的祈使句:「讓我們從頭開始。 」再度投降。擁有,使梁朝偉感到滿足。梁最快樂的時候是張臥床不起的日子。他扣留了張及其護照——從身體到身份。不幸的是,相濡以沫的生活並非張國榮的夢想。在居所的天台上,梁朝偉埋頭修整房頂,張國榮卻仰望藍天,似乎振翅欲飛。暖巢可以變成牢籠, 情愛何嘗不是束縛。
在王家衛系列電影裡,《春光乍洩》顯得像《阿飛正傳》的續篇。張國榮在《阿飛正傳》中自命為無腳鳥」,因為沒有腳,必須不停地飛,直到力竭而死。《春光乍洩》的三個男人好似「無腳鳥」投胎轉世的墮落天使,張震的台詞可以概括這類自我放逐者的心態 :「沒有去過的地方才好玩」,「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吧。」 迷離朦朧的藍色充滿了「無腳鳥」的夢幻世界,籠罩著巨大的瀑布。這是浪漫主義者的顏色,象徵著與生俱來的疏離感、青春的憂傷、對無限的渴望以及注定失落的命運。浪漫主義文學中常見的「局外人」形像,在王家衛電影裡被賦予特異的感知能力。
梁朝偉在《東邪西毒》裡邊是游離於東邪西毒北丐群俠之外的角色——盲俠;具有台灣/日本背景的金城武在《墮落天使》裡是啞子;《春光乍洩》的台灣客張震患過眼疾,聽覺異常敏銳。臨別的時候,梁朝偉要張震閉上兩眼,說他活像盲俠。只有讀過《東邪西毒》的觀者才能悟出,盲俠就是梁朝偉本人的前生。 《阿飛正傳》已經涉及對男性關係[【同志之愛】]?MaleBonding)的描寫,儘管略為曖昧(張國榮、劉德華流落南洋時的經歷)。《春光乍洩》對此作了大面積 鋪張,既刻畫性愛(梁朝偉與張國榮),也刻畫友誼(梁朝偉與張震)。同性愛的特點在這裡並未得到突出表現,梁朝偉、張國榮兩口子與王家衛過往電影中的異性戀人似乎沒有 什麼兩樣。他們的同居生活不乏賭氣、吃醋的花絮;同一舞台上,房東夫妻的家庭生活充斥著沒完沒了的爭吵。這是公平的表現。 張震如願以償來到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座燈塔下面,在那裡埋葬「不開心」。「不開心 」物化為一段錄音——過去時的思想/語言的磁記錄。這令人想到王家衛電影關注的時間 與記憶的問題:錄音是懷念的手段,把錄音留在「世界盡頭」的舉動卻是徹底遺忘。為了忘卻的紀念。 王家衛習慣用時空錯位來強調情感失落,《春光乍洩》亦不例外。梁朝偉獨自面對瀑 布的時候,張國榮住進了梁寄居過的屋子,佔據了他們在過去時共同擁有的空間,此時他 面對著的只能是燈罩上的瀑布影像。瀑布之於張國榮成了永遠不可及的鏡中花水中月,之於梁朝偉卻是業已完成的目標:看過了,該回家了。
「不如從頭開始。」不如歸去。張震佇立「世界盡頭」,生發出感想 :「到了盡頭,我想回家。」一九九七年春光乍洩的時分,梁朝偉在台北領悟到,張震之所以能開開心心在外流浪,是因為有個地方可以回去。梁已經回到了北半球,回到了華人世界,很快就要回到香港。而香港本身——所有王家衛電影的缺席主角,也要回去:這是一九九七,回歸之年。
《布宜諾斯艾利斯·攝氏零度》
這次金馬影展的「影人影事」單元,應該是最能滿足「影癡」的設計。尤其是像《我是拉斯馮提爾,我是白癡》,《布宜諾斯艾利斯·攝氏零度》這種側記或追記一部電影創作過程的紀錄片。也許是因為滿足了影迷對喜愛的電影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八卦情結,然而更實際的理由恐怕還是見證了一部作品的完成,竟然充滿了那麼多不確定因素。電影的迷人與駭人,似乎在這些紀錄片裡,得到直擊印證。
由關本良和李業華導演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攝氏零度》,是一部從王家衛《春光乍洩》衍生而出的紀錄片。根據香港電影節特刊所寫,話說:有一天,王家衛將一些錄影帶及菲林即電影底片交給關本良和李業華,原來是《春光乍洩》的剩餘春光,有張國榮與梁朝偉學探戈的花絮,拍攝之餘大歎咖啡的趣事,亦有最終用不著的電影片段......
但《布宜諾斯艾利斯 ·攝氏零度》並不是將這些影像重新剪接成為《春光乍洩》製作特輯而已那麼簡單。1998年,《春光乍洩》讓王家衛在嘎納影展大出風頭半年後,關、李兩人重訪《春光乍洩》拍制現場,當時負責接待、協調的兩個女孩,帶著攝影機重訪兩年前的舊地春光,加上王家衛、梁朝偉的訪問,以及先前這些資料影片,《布宜諾斯艾利·攝氏零度》成為一部揉合現場錄影、電影片段、事後重構的後記,不僅解開了我們對春光乍洩的一些疑團,更呈現了電影工作比電影情節還曲折的現實與記憶。
例如當攝影機拍著張國榮負傷前來依靠梁朝偉、重新開始卻又再度逃離的場景時,電影情節所虛構的多情綺旎,突然插入電影完成後,人去樓空的現實景象,「時間」剎時在剪接台與鏡頭裡展現它的殘酷,曾經發生激烈情慾碰撞的小樓,現在破落空蕩得宛如失去姿色的老婦。而如今已經貴為嘎納影帝的梁朝偉(因為王家衛的又一部影片《花樣年華》),當時接受訪問時,顯然剛為侯孝賢的《海上花》剃了頭髮,則透露了長久以來亟欲想有一部代表作的願望(王家衛、陳英雄、侯孝賢似乎給了他很大的期望),又說王家衛讓大家都患了思鄉病,而我懷疑這正是《春光乍洩》最後結局的動力(《春光乍洩》是王家衛作品中「回家」氛圍最強的一部,梁朝偉最後不僅決定回香港,還為張震走了一趟台灣)。事實上,負責接待翻譯的台灣女孩說,隨著這部影片拍完,她也莫名地堅持回到台灣。
不過,更讓我激動的,還是聽王家衛說、甚至看這部紀錄片「還原」原本電影可能會有的各種發展與結局。
你可以想像梁朝偉原是為了處理父親後事而來到阿根廷,因為想進一步理解父親的故事而接近父親的愛人,而他是個男的,這才展開張國榮與梁朝偉的不解之緣。而原定的結局是張國榮走了,梁朝偉死了,而旁邊則有個一直暗戀梁朝偉的女人。但導演不喜歡這個構想的結尾!後來決定加入張震,一個看起來更年輕的張國榮;以及最後在「決定版」裡完全「消失」的關淑儀。關淑儀和張震、梁朝偉都有對手戲,張震錄了她在車上哼唱的情歌,而關淑儀最後到瀑布旁工作,常會抬頭望著瀑布猜想:他(梁朝偉)究竟有沒有來過?
我這才發現關淑儀其實演得蠻好,拉丁悲歌更是唱得令人心悸!想起《墮落天使》最美的就是她重唱鄧麗君'忘記他'的蕩氣迴腸、青出於蘭。原本《春光乍洩》可以成為她跟王家衛更進一步的合作,奈何最後導演決定重新思考整個故事,關淑儀所有的演出和努力,全都白費。
《布宜諾斯艾利斯·攝氏零度》是還關淑儀一個公道?還是證明電影的多種可能性?看了這部紀錄片,想到剛看的王家衛新作《花樣年華》,突然茅塞頓開:如果王家衛保留了關淑儀和張震、梁朝偉的故事,電影將會更曲折,也許更美、更令人欷噓,但《春光乍洩》就是另一部《阿飛正傳》或《重慶森林》;但《春光乍洩》最後的「簡化」,則與《花樣年華》的「極簡」,形成作者風格的突破與連貫,宣告了王家衛的新時期風格的開展。
《布宜諾斯艾利斯·攝氏零度》最後,飛回台灣的女孩說她在台北的戲院看了《春光乍洩》,決定再飛回阿根廷。很奇妙是不是?一部影片的拍攝與結束,讓女孩也跟著想起遠方的家;而一部電影的放映與感受,卻又讓她忍不住回到記憶所在。
對我而言,《布宜諾斯艾利斯·攝氏零度》像是帶著觀眾優雅滑出舞步的探戈舞者,在轉身仰頭之際,拋出了各種藝術的可能秘方。我在裡面看到了王家衛最後成就的結果與他選擇的蛛絲螞跡,也看到了電影對所有直接、間接參與的人,不可磨滅的法術。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零度記憶,豈止是王家衛、梁朝偉、關本良、李業華的魂縈舊夢?銀幕下的我們就如那個旁觀的女孩,在超出作者的意料之外,因一部電影改變了生命的航道,也說不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