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标题: [115][大河奔流THE GREAT RIVER FLOWS ON(1978)rmvb/727mb][无字幕] [打印本页]

作者: 沙漠之鹰    时间: 2010-8-19 09:06     标题: [115][大河奔流THE GREAT RIVER FLOWS ON(1978)rmvb/727mb][无字幕]


大河奔流 (1978) (THE GREAT RIVER FLOWS ON)   

导 演:谢铁骊  陈怀皑  
编 剧:李凖  
主 演:陈志坚  陈裕德  张瑞芳  陈强  于是之  
上 映:1978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剧情片
故事梗概:
  1938年,黄河岸边铁牛村。由于蒋匪军扒开了黄河花园口,地主的女长工李麦一家和村民们流离失所,栖息在破旧的龙王庙。地主海骡子前来替日本鬼子招募矿工,李麦揭露了他的汉奸嘴脸。
  这时,抗日宣传队员宋敏带着党的关怀,找到了李麦,组织难民偷渡。李麦在党的教育下提高了觉悟,加入了党组织。她在洛阳金谷酒家的宴席前,当着外国记者的面,揭露了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扒开花园口的罪行,迫使国民党不得不放弃在难民中抓壮…
演员表:
陈志坚 .... 王尾巴
  陈裕德 .... 四圈
  张瑞芳 .... 李麦
  陈强 .... 海清
  于是之 .... 毛泽东
  王铁成 .... 周恩来
  项堃 .... 蒋星文
  宋晓英 .... 嫦娥成年
  李秀明 .... 宋敏
  赵联 .... 海长松


作者: 午夜油明    时间: 2010-8-19 10:24

沙发顶沙漠兄!找了好久的片子感激
作者: cxzdsa    时间: 2010-8-19 10:49

文化大革命的电影
有点味道
作者: 哥哥在线    时间: 2010-8-19 16:00

当年的主旋律影片,张瑞芳是我喜欢的老演员
作者: 明镜豁然    时间: 2010-8-19 17:31

陈强 的红色经典,下载收藏,谢谢
作者: 星际宝贝    时间: 2010-8-22 07:49

建国后,历任北京电影学校表演系副主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中国影协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是第五至八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主席,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电视部高级顾问,《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辞典》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影视音像交流协会会长。执导多部电影作品,为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   2006年4月,何厚桢摄于谢老家中
作者: 冷月如钩    时间: 2010-8-22 17:24

这部片子好像是第一次出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银幕形象
作者: 随心所欲    时间: 2010-10-7 21:52

陈强 的红色经典,下载收藏
作者: 锦上添花    时间: 2010-10-11 01:11

片名:大河奔流(上下集)

片种:故事片
色别:彩宽
出品年代:1978
出品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  
主要演员
张瑞芳……李  麦
陈  强……海  清
赵  联……海长松
张金玲……梁  晴
刘衍利……天  亮
李秀明……宋  敏
王心刚……秦云飞
邵万林……徐中玉
郑大年……陆哨天
侯冠群……春  义
高  放……凤  英
李树楠……王  跑
宋宝才……兰  五
吴素琴……杨  杏
刘  颖……王跑妻
邢  珊……嫦娥幼年
宋晓英……嫦娥成年
孙  敬……幼年小响
贺朔华……成年小响
黄小雷……重  建
戴招安……邮递员
凯  提……贝  丽
戈  沙……杜兰特
德  华……戴  维
葛存壮……海南亭、海香亭
项  堃……蒋星文
于绍康……安景勋
李孟尧……陆胡理
陈志坚……王尾巴
戚  丽……刘玉翠
陈裕德……四  圈
于是之……毛泽东
王铁成……周恩来
-----------------------------------------------------
编剧:  李准
导演:  谢铁骊、陈怀皑
摄影:  钱江、李晨声、周金祥
美术:  陈翼云、郝静远
作曲:  王燕樵
录音:  陈燕嬉、桂枝林
剪辑:  苏洪文、杨宗琦
化装:  孙月梅、许广南、高建清
道具:  于英泉、马守义、白宝贵
服装:  姜锦明、常淑华
照明:  张同生
特技摄影:金燕茜
特技美术:门玉凤
烟火:    武振声
置景:  朱振江
绘景:  郭巨海
制片:  张起
解说:  孙道临
副导演: 琪琴高娃
演奏:  中央广播乐团
指挥:  袁方
支援:    开封、蚌埠、青岛等地市
---------------------------------------------------
  1938年,黄河岸边铁牛村。由于蒋匪军扒开了黄河花园口,地主的女长工李麦一家和村民们流离失所,栖息在破旧的龙王庙。地主海骡子前来替日本鬼子招募矿工,李麦揭露了他的汉奸嘴脸。
  这时,抗日宣传队员宋敏带着党的关怀,找到了李麦,组织难民偷渡。李麦在党的教育下提高了觉悟,加入了党组织。她在洛阳金谷酒家的宴席前,当着外国记者的面,揭露了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扒开花园口的罪行,迫使国民党不得不放弃在难民中抓壮丁,并给难民分发救济粮。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麦在西安组织难民卧轨,迫使国民党用火车把他们送回家乡。李麦当上了区长。正当她领导乡亲们进行土改,重建家园的时候,地主海骡子带还乡团前来血洗铁牛村。
  李麦英勇作战,亲自打死了海骡子,但副区长宋敏不幸中弹牺牲。李麦和村民们牢记烈士遗言,努力支前,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解放后,李麦到青岛探望儿子时,在码头上看到南粮北调的情况,心情沉重,觉得革命还没有完,决定立即回乡,为改变南粮北调做出贡献。
  李麦在县里提出修渠、引黄、治黄的建议,遭到以徐中玉为首的县城委领导的反对。为彻底改变家乡面貌,她要求回基层做不脱产干部。这时,党中央和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毛主席亲自视察黄河,接见并鼓励李麦带领群众向黄河要水。李麦牢记领袖的嘱托回到村里,带领群众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河和淤灌土地的工程,并与县长徐中玉、社长海长松的错误思想和以王跑为首的中农资本主义自发倾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58年,在黄河的一次特大洪峰来临时,党中 央和毛 主席派周总理前来解决这一重大问题,黄河人民深爱鼓舞。铁牛村群众在李麦带领下,众志成城,“水高一寸,道高一尺”,战胜了特大洪峰。铁牛村迎来了一次特大丰收,为改变南粮北调做出了贡献。
  影片以黄河的变迁为线索,描写了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黄泛区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同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所进行的难苦卓绝的斗争,以及解放后他们响应党的号召,改造黄河、变害为利的英雄业迹。
  影片以李麦一家的悲欢离合为主线,揭示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才有新生活的题旨,是一部民族和民众的正气歌。该片时间跨度大,人物多,社会面广,展示了二十多年黄泛该区人民走过的漫长道路。主人公李麦质朴、善良、勤劳、勇敢,嫉恶如仇,大胆泼辣,豪爽刚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又具有她自身生活经历所熔铸的鲜明的个性。
作者: 七喜    时间: 2010-10-12 13:42

这片子到底有多长啊。。。。。
作者: 南飞雁    时间: 2011-2-18 14:30

i不知是否有资源,先回复再说。谢谢。
作者: 晨源铭    时间: 2011-6-16 23:53

这部电影,或多或少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浪潮,果断搜藏了。




欢迎光临 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http://www.gy99.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