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标题: 特殊的“节日” [打印本页]

作者: 水立方方    时间: 2013-5-7 07:57     标题: 特殊的“节日”

特殊的“节日”

(这是我乡镇朋友的一篇小作,讲述了楼道节的感触,供各位点拨)


儿时的记忆中,除了春节外,就对清明节、中秋节、六一节等那么几个节日印象深刻。而时下像什么情人节、母亲节、西瓜节,林林总总;民俗的、文化的、舶来的,名目繁多;几乎无所不及,可谓数不胜数。日前,我们单元的全体住户也索性追随时尚,组织举办了一个自己的节日——“楼道节”。

我家于二00八年入住这个新建居民小区,和先后搬来的陌生人成了朝夕相处的近邻,屈指数算至今已有四年之久。刚开始,互不相识,形同路人;到后来,道是混得面熟,偶尔打个招呼,但都少有交往。大家虽同走一条路,共进一个门,但深居简出似乎成了当今人们的通病,楼道中匆匆擦身而过,甚至还不知道对门姓甚名谁,漠然的表情中缺少了一份友好和亲切。这种推开窗来闻听欢声笑语,走下楼来感觉环境陌生的日子,难免令人常常怀念起在老家时,邻里相互串门,孩子们一起玩耍,不是一家,胜似一家的感觉。难怪有人说:如今进城后,路宽了,楼也高了,邻里之间却更陌生了。

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邻里和睦,团结互助向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或许对此皆有同感,“组织一次活动,拉近相互距离”的建议刚一提出,大家便一呼百应,纷纷进言献策,积极踊跃筹划。最终确定时间就在暑期的周末,活动分户外自驾游和晚间聚餐两个部分,并自我赋予了一个既时髦又响亮的名字——“楼道节”。

是日,各家都起了个大早,整个楼道灯火通明,孩子们高兴地蹦蹦跳跳,进进出出;大人们收拾装备,忙里忙外;一楼的小路、二楼的小孙和三楼的老吴,还都为此调了班、或专门请了事假,真是如同过节一样。准备停当,便扶老携幼,分乘六辆私家车,组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车队,向大海奔去。到达目的地,潮水尚未退尽,一望无际的海滩在朝阳的映辉下,波光粼粼,绚丽多彩。盛夏三伏,远离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如蒸笼的小城后,面对微风习习、天海一色的佳景,人们早已是迫不及待,便纷纷脱掉鞋袜,蹚着及膝的海水,投入了大海的怀抱。滩边快速爬动的小海蟹、经踩踏泛出的花蛤蜊及那些不知名的海生物种,对孩子们来说件件是新鲜,处处是美景,他们有的不顾浸湿了衣服,有的干脆赤身裸体,你追我逐,嬉水打闹,欢声笑语响彻海空,直惊得海鸥窜上窜下。大人们则两两一伙、三五成群地踩起了蛤蜊,尽享着收获的欢乐。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近中午。大家虽个个浑身泥水,精疲力竭,甚至被晒得皮肤红肿,但却都意犹未尽,几经催促,才恋恋不舍得走上岸来。接下来便是野炊,沙滩上点起了烧烤炉,不多时浓浓的烤肉香便伴随着袅袅炊烟扑鼻而来;岸边树荫下搭起的临时餐桌上,你家带来的几样家常菜、他家自制的一袋小甜点,当然更少不了几瓶开胃酒和人人都有的那份好心情,眨眼间堆满了各种美食。一行近三十口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品着佳肴,聊着闲天,分享着交流的快乐。

傍晚归来,人们似乎忘记了疲劳,又为晚间聚餐忙活了起来。夕阳坠下,大家纷纷走出家门,欢聚于楼下一字型排开的长条桌旁,饭菜当然还是各家凑来的“百家饭”,不同的是新添了我们上午的劳动果实,煮海蟹、烧泥螺、炒蛤蜊,样样新鲜可口。经过一天的磨合,我们相互间想必已经很是熟知。虽然大家来自各地,张王李赵皆有,南腔北调不同,但被那些“大哥、大嫂、婶子、大娘”等亲昵的称呼,大大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餐桌上,人人敞开心扉,谈工作、啦孩子,好一派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竟引得路过的居民驻足观瞧、羡慕不已。

“楼道节”为我们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缩短了邻里间的距离,消除了邻里间的陌生。使我们彼此能够用一种友善、关心和信任的情感,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坦诚相待,随之在大家心田里不断地生根发芽,从而增进了左邻右舍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我相信,我们不仅会在“节日”中,更会在今后的每一天生活中,都将会善待生活、相互关爱,与阳光同行。




作者: 一切都是浮云    时间: 2013-5-7 18:19

这个楼道节,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确实这样,融洽了邻里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欢迎光临 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http://www.gy99.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