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标题: (发布中)光影久久扑克牌之【香江花月】 [打印本页]

作者: 晴易    时间: 2010-2-4 13:12     标题: (发布中)光影久久扑克牌之【香江花月】

本帖最后由 晴易 于 2010-2-6 09:28 编辑

前言

之前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邵氏明星扑克牌,因选排上存在许多瑕疵,
遂萌生制作一套明星扑克的想法,还望看客多多捧场,各抒己见,完善这套作品。
因为本人不会PS,只会使用系统自带的图像编辑,所以假如有高人技术上的指导请仅限于此平台。
此系列选录均为女星,时间跨度大致为60-70年代,囊括邵氏,电懋,长城等诸多同一时期不同公司的著名女星。



备注
一套牌由A到王共计54张,选录名单仅为个人意见,如有遗漏,还望指教。
发布进程如下图,红为发布者,黑为未发布者。


                      红桃  黑桃  方块  梅花
                A         A         A         A
              2         2          2         2
              3         3          3         3
              4         4         4           4
              5          5         5           5
              6          6         6          6
              7         7          7          7
              8         8          8          8
              9         9          9          9
             10       10      10         10
              J         J           J          J
             Q         Q         Q         Q
              K          K         K          K
            大王    小王

作者: 后街男孩    时间: 2010-2-4 13:29

先来支持一下吧!
作者: 晴易    时间: 2010-2-4 14:04

本帖最后由 晴易 于 2010-2-5 12:04 编辑

[attach]5612[/attach]

张美瑶
Chang Mei-Yao


本名:张富美
出生日期:1941
籍贯:台湾南投
前夫:柯俊雄
经历:1957年参加玉峰制片厂演员训练班。1959年获老板兼导演林抟秋赏识,主演台语片《叹烟花》上下集(林博秋编导)、《阿三哥出马》(赖耀培编剧、林抟秋导演)、《错恋》(林抟秋编导)及一部未完成的《桃花夜渡》。时正值台语片陷入低潮,市场陷入不景气当中,1960年玉峰公司结束,经由曾介绍她到玉峰的赖耀培先生引荐,遂到国华广告公司担任电台广播员并充任日历女郎。1962年为台制厂长龙芳从日历上看见张美瑶因而罗致为基本演员,主演国语片《吴凤》,以片中美丽动人的山地少女形象,首次引起影坛注目,成为日後台制厂的当家花旦。1963年应香港电懋公司之邀赴港主演《谍海四壮士》(唐煌、汪榴照合导)、《西太后与珍妃》(易文执导)1964年再赴港主演《生死关头》(易文执导),返台後演《风尘三侠》与《雷堡风云》( 李嘉执导)。同年底应日本东宝公司之邀赴日主演《香港白蔷薇》、《曼谷之夜》两片,在亚洲影展中获最有前途的新星。张美瑶回国後参加了《桥》(张曾泽执导)的拍摄,因而与柯俊雄相识相恋。1970年声誉正隆时与演员柯俊雄结婚,婚後续拍完《再见阿郎》一片後息影,只在1978年客串演出过《黄埔军魂》一片。2003年演出公视文学大戏「赴宴」。
作者: 晴易    时间: 2010-2-4 14:05

李行张美瑶上台颁发第45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

作者: k1tty    时间: 2010-2-4 14:08

很好呀 做成信用卡的样子也很棒
作者: 晴易    时间: 2010-2-4 14:12

扑克借用的TVB40周年扑克牌的模板
信用卡就等高手来做了  以后可能的话直接印刷成品出来
作者: 风之谷主    时间: 2010-2-4 14:17

这可是个大工程啊,支持!就是没男星的,很大的不满。
作者: 晴易    时间: 2010-2-4 15:00

[attach]5592[/attach]

井莉

出生日期:1951
籍贯:山东济南
经历:在台湾金陵高中就学时,曾获台北市美术比赛冠军。六岁时已开始在台湾拍戏,1966年赴香港签约邵氏成为基本演员,首部作品为《船》(此片亦是井莉的成名作),是名作家琼瑶之作品。1969年荣获金马奖最有希望女演员特别奖。早期以文艺片为主。自演出楚原导演的古龙名著《流星蝴蝶剑》后,则以扮演江湖红粉佳人为主,1980年外借独立制片公司。 在邵氏十多年,井莉演过超过五十部电影,包括张彻执导的《刺马》与《马永贞》,楚原执导的《流星蝴蝶剑》及《天涯明月刀》都是当时受欢迎的电影。1970年,仅十九岁的井莉出嫁,为追求平淡生活而于八十年代初息影。
作者: 晴易    时间: 2010-2-4 15:06

本帖最后由 晴易 于 2010-2-4 19:04 编辑

井莉结婚照

作者: 春の葉    时间: 2010-2-4 18:25

看看都有谁在里面,支持晴易创作发布。
作者: yulin321    时间: 2010-2-4 18:32

继续呀,大姐,期待中……
作者: ray89573    时间: 2010-2-4 19:19

继续呀,大姐,期待中……
yulin321 发表于 2010-2-4 18:32

哪里有大姐啊,晴易不是大姐是大哥啊。。
作者: 晴易    时间: 2010-2-4 20:43

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983)
楚原井莉共同颁发最佳摄影奖,司仪是萧芳芳
提名的几部新浪潮电影都很不错,最终黄岳泰得奖.

http://www.tudou.com/v/Th0Cxo_HSZ0
作者: ray89573    时间: 2010-2-4 21:04

扑克牌上的字显得小了些,看不太清楚。另外可以把字弄成彩色嘛。还有就是由于不断有人回帖,有点乱,发完之后最好再整理出个无水版。
作者: 晴易    时间: 2010-2-5 11:00

这只是初稿 欢迎大家提意见 边发布边修改

字体改成彩色会不会显得太突兀   我们论坛也没有LOGO 或英文缩写 如果字体再大点 ......
作者: 晴易    时间: 2010-2-5 11:55

本帖最后由 晴易 于 2010-2-5 12:07 编辑

[attach]5611[/attach]

邵音音
Yam Yam Siu

本名:倪小雁
籍贯:中国香港
生于:1950年
经历:邵音音在香港出生,幼年隨國民黨籍父親坐軍眷船遷居台灣,畢業後修讀五年護士專科,隨後在輪船上當護士。遊遍23個國家後,決定在香港上岸另找工作,先在夜總會唱歌,把藝名改成跟邵逸夫同姓的「邵音音」,但常被取笑為「陰陰笑」,灌錄過三張唱片。邵音音1972年开始从事电影演出,首部作品《十三号凶宅》即以性感表演闯出名堂。1976年,李翰祥拍《风花雪月》找邵音音扮演被老师强奸的女学生角色,亦获得成功。邵音音在邵氏多拍李翰祥(《骗财骗色》、《风花雪月》)和吕奇(《男妓女娼》、《财子名花星妈》的风月作品,但真正引来外国片商找她拍片,却是凭借在一部《妾侍怨》中的大胆演出。另外,邵音音不仅是最早打入国际影坛的知名'肉弹',而且也是在邵氏脱得最久的'艳星'(从1972到1982,整整十年)。 至80年代中期,红颜渐老的邵音音虽然不再以艳星姿态示人,却一直活跃在影坛。90年代她亦曾投资制作三级片,近来则热衷公益事业,担任香港演艺人协会福利组副组长职务。今年邵音音更将她收藏多年的清朝皇帝印谱捐赠给内地博物馆,堪称一段佳话。她还在彭浩翔的《买凶拍人》中客串演出,扮演葛民辉的岳母。2007年她在《野·良犬》在扮演与孙子相依为命的穷苦婆婆,获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

晴易 于 2010-2-5 12:08 补充以下内容
5611

邵音音
Yam Yam Siu
本名:倪小雁
籍贯:中国香港
生于:1950年
经历:邵音音在香港出生,幼年隨國民黨籍父親坐軍眷船遷居台灣,畢業後修讀五年護士專科,隨後在輪船上當護士。遊遍23個國家後,決定在香 ...
晴易 发表于 2010-2-5 11:55


邵音音和张美瑶都是修改后的字体,与井莉的比较下,大家觉得哪种适合点?
作者: yulin321    时间: 2010-2-5 13:18

惭愧惭愧!罪过罪过!我怎么记得晴易是大姐来着。
作者: 晴易    时间: 2010-2-6 09:06

本帖最后由 晴易 于 2010-2-7 14:56 编辑

[attach]5631[/attach]

李菁

原名:李国瑛
籍贯:中国上海
生于:1948年
生平:李菁一家于1949年中国大陆国民政府沦陷后,随父母移居自香港。家中有五个哥哥、两个姊姊,李菁排行最小。自幼就对电影即有兴趣,就读宝血女中时,听闻邵氏所属的“南国实验剧团”公开招收第二期学员,不顾父母反对坚决投考。当年有超过两千人报名应试,李菁凭获清新的外表和表演天份幸运录取,与方盈、江青、郑佩佩、秦萍等四十人成为同期同学。期间,曾客串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与《玉堂春》(1964)。训练班结业后,与邵氏订下八年合约,初期被定位为古装型演员,她接连在《血手印》(1964)、《宝莲灯》(1965)、《文素臣》(1966)任配角,《鱼美人》是其当刚主演的第一部电影。1965年5月李菁以此片获得亚洲影展的影后宝座。此后“东家”邵氏有计划性的展开力捧,一连为她开拍新片,声势一路窜升,作品票房屡创新高。除了1969年时摔裂左腿骨休养半年,几乎一刻不停的拍片,陆续完成黄梅调电影。进入七○年代,李菁已是‘资深’的年轻巨星,不仅连续多年入选国语片十大明星,更是港台炙手可热的女星。1976年年底,李菁结束了与邵氏十三年的宾主关系,开始以自由演员的身分往来港台两地。1978年,李菁与导演罗马合组《长天公司》,在创业作‘追’中担任主角。七○年代末,相恋十年的男友雷先生过世,使她大受打击,逐渐减少拍片量。1983年,长期陪伴在身旁的母亲病故,遂宣布退出娱乐圈。
作者: 濯濯    时间: 2011-11-18 10:31

值得收藏,邵氏女星是我最喜欢的~~~~自然大气




欢迎光临 光影久久华语电影资料库 (http://www.gy99.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2